[Uber 就是小黃計程車]以下文章內容純屬劉伯烏在2022年個人市場觀察及臆測,不代表Uber 官方,也不代表Uber車隊立場:

Uber 多元想要拚(發展)小黃計程車的道理跟小黃車隊想要發展多元計程車的道理是一樣的,因爲既然Uber 在多元計程車本業已經穩坐江山,市佔多元計程車90%的乘客客源及多元駕駛,能再發展的空間自然有限,於是Uber 自然想要發展(開發)小黃計程車隊的市場,雖然Uber一直都有小黃計程車,但充其量只是早期白牌Uber時代當樣板廣告用的,做給政府看的完全沒打算獲利。
但今年(2022年)就不同了,Uber 先去高雄試Uber Taxi 小黃計程車水溫,高雄車隊一樣採車隊,推廣期間剛好遇到疫情期間,在市場一片蕭條中,所有的小黃車隊及Uber 多元計程車隊的駕駛,普遍業績都不好,但是高雄Uber剛好遇到Uber 在推廣小黃計程車,造成Uber 多元計程車的駕駛,誤以爲生意不好,是因爲Uber 高雄車隊把單都撥給Uber 小黃計程車,造成多元業績衰退,殊不知這是因爲疫情的擴散,叫車的人口驟降,所有的搭車需求硬著陸,跟Uber 發展小黃計程車隊沒有絕對的關係,在臉書社團、LINE 群卻是怨聲載道,最後聽說Uber高雄車隊還舉辦座談會,無非就是要向駕駛說明原委,但層級自然是不夠,根本也是不知道Uber 葫蘆裡賣什麼藥?
台灣某個大車隊在發展多元計程車時,面臨了一個問題,就是他小黃車隊的駕駛一直在抱怨原本的客人被自己隊上的多元駕駛搶走了,只要生意不好,矛頭便指向公司派單不公平,台灣某個大車隊的幹部不管怎樣解釋,就是沒有人要聽,轉隊的人也不少,吵了快一年之後,發現轉出去的又轉回來,吵了一年之後現在就安靜下來了,為什麼?難道小黃生意變好了嗎?不!因為這些駕駛後來明白,別的車隊生意也是時好時壞,生意不好只是短時間內的現象,甚至是有固定的週期,換了車隊也沒有賺比較多,當時聽人煽動仇恨資方的人,其實就是叫他們轉去別的車隊,別的車隊生意並沒有比較好,轉出之後適應不良的駕駛又自然的轉回,畢竟已經跑習慣了台灣某個大車隊,但這煽動仇恨資方的人,在這勸誘衝動駕駛轉隊的過程中,自然荷包滿滿,其中的道理不言可喻。
同樣的Uber 在想發展小黃計程車市場的同時,勢必也是會遇到同樣的困擾,勢必會有人想要利用這個好機會,煽動一些財務壓力大的Uber 多元計程車駕駛轉隊,手法應該也是製造多元與小黃的對立,煽動的話語應該也是仇視資方,強調自己是勞方,展開階級鬥爭的戲碼,最後應該也會有一些駕駛轉隊去大都市的車隊,應該也會吵一年,這一年資方應該也是飽受困擾解釋不清,勞方覺得備受委屈,過了一年真像大白,什麼事也沒發生,這些衝動轉隊的的駕駛,發現自己還是在開車,沒出門開車的收入一定是0元,開小黃賣肝開車15小時收入跟Uber 開15小時也差不多,於是開始懷念Uber 系統操作的方便,轉隊回Uber 的意念就油然而生。
Uber拚小黃跟台灣某個大車隊拚多元,目的應該只是鞏固現有,試圖也擁有對方部分的王國,最後的結果應該還是一樣,就是通通白忙一場(劉伯烏這樣預測應該也是跟租賃車時代,劉伯烏當時大膽預測Uber必然走向多元計程車,當時引起一群租賃車業大老闆的撻伐,後來證實我猜對了,完全命中,劉伯烏繼續發展Uber ,撻伐我的繼續努力租賃車,跟Uber 就不相干了)。
Uber跟台灣某個大車為什麼要自找麻煩?
因為這叫企業發展策略,大企業老闆誰會任由自己的罩門毫無防備?有多元沒小黃、有小黃沒Uber,這就是罩門。
所以我們駕駛幹嘛跟著人瞎起鬨,跟著「非資非勞」的人去罵資方,隨人慫恿去抗議資方丟雞蛋?最後開車的不仍舊是你?轉了大都市車隊之後,生意不仍舊是一樣「餓不著撐不死」嗎?
只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就是那「非資非勞」的人目的達到了,但劉伯烏就偏偏不想跟人瞎起鬨,為什麼?因爲:
「不要與人擊掌, 不要為欠債的作保。 你若沒有甚麼償還, 何必使人奪去你睡臥的牀呢?」箴言 22:26-27 
寫完這篇,上面這句話突然浮現出腦海,我還是繼續在輔導人原車原地考職業駕照,北上台北輔導人考上計程車執業登記證,繼續辦免費考前衝刺班,專業輔導人靠行、租車,努力辦TOYOTA 團購買車/斜槓我的養蜜蜂王國/再斜槓我的劉伯烏蜂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BER傳奇劉伯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